
中新社上海10月17日电 问:中国式的现代化为什么要参照拉美国家? ——中新社记者苗璐标准采访阿根廷国际关系委员会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席马浩恩。近日,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发布年度报告《2025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生产性发展政策全景》。报告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必须制定新的生产性发展政策愿景,摆脱低增长能力,应对全球地缘政治新形势带来的挑战。拉加经委会官员表示,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借鉴,合作潜力巨大。这一观点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的普遍关注化。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于10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应邀出席大会的阿根廷国际关系委员会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席豪尔赫·马莱纳就“中国服务的东西方问题”接受专访,分享了他对中国式现代化和拉美经验的观察和态度。采访实录摘录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对中国研究有何看法?马浩恩:1979年,我和父亲第一次去中国。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时我还年轻,充满好奇,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去了一所华人中学,学习中国历史和政治。正是那个时候,我被中国深厚的文化所吸引,逐渐爱上了这个国家。后在中国生活了三年多,我回到阿根廷决心继续更多地了解中国。我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正是这种认识最终促使我研究中国,并成为一名在阿根廷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阅读中文原著的重要性。过去,在拉美,我们是通过西方传递的信息来了解中国的。这些观点往往模糊、间接,让人难以把握真实的中国。因此,我一直鼓励mga学生不仅要直接阅读中文原文,还要亲自去中国看看。几十年来,我在阿根廷着力培养了一批关注中国研究的年轻学者。越来越多的阿根廷年轻人也意识到,了解中国在今天变得更加重要。如果他们将来想成为商人或外交官,你了解中国是了解当今世界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10月15日,在上海,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期间,54本世界中国学推荐书籍正式发布。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中新社记者:您在阿根廷出版了两本有关中国的专着,多篇有关中国的论文。是什么促使您长期致力于向阿根廷介绍中国?马豪恩:在阿根廷,我逐渐意识到人们对中国的了解确实有限。你可能对中国哲学或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转型以及所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却知之甚少。正因为如此,我决定投身教育事业,不仅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也是为了促进阿中两国的相互了解。阿根廷和中国是地理上的本质上相距甚远,表面上也存在显着的文化差异。但我认为这两个国家确实有一些共同点。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阿根廷则植根于拉丁文化。我们都尊重我们的祖先,感激我们的家庭,并在教育方面得到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地理上的距离。而在文化层面上,阿根廷和中国实际上比很多人想象的更接近。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理名言。我认为这个想法在当今的西方世界,特别是北美和西欧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随着个人主义盛行,中国等拉美社会强调团结和集体福祉。它增强了我的信念,即我们两种文化之间存在许多被忽视的相似之处。通过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还注意到一个重要特点: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政府不仅关注人民的基本需求,也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以中国特色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对于拉美等正在探索本国现代化道路的地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新社记者:您如何定义中国现代化风格?马浩恩:中国现代化风格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它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是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始终以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为指导。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在中国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致力于积累经验通过地方试点项目取得成果,同时确保社会稳定和政策一致性。在集体福利方面,中国现代化方式强调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减贫,扩大教育和医疗范围,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技术自主方面,中国高度重视自力更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关键领域,体现了明确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文化本质上看,中国现代化不仅套用西方框架,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成功地将发展成果与文化认同结合起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为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路径。一方面,政治不稳定往往会阻碍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效果;另一方面,在过度依赖技术进口的背景下,如果利用外资持续下降,将加大经济承受外部风险和冲击的程度。因此,政治稳定和技术自主非常重要。 2025年10月16日,第138届广交会亮相的新能源汽车吸引全国采购商前来参观体验。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中新网记者: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拉美现代化进程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马豪恩: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特点是互联互通,这对拉美地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我们不仅激活大城市的经济潜力,也激活中小城市乃至农村的发展动力。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令人鼓舞的是,20多个拉美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我坚信“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地时间2024年5月18日,在阿根廷萨尔塔省西北部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地区,中铁十局承建的阿根廷乌赫阿采盐湖项目竣工。中国新闻社.图片由中铁十局提供。以阿根廷为例,在双边层面,我们希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合作,其中技术转让尤为重要。目前,阿根廷出口至中国仍以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如果我们能够引进更多的中国技术,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种植的农产品和矿产品进行深加工,然后向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出口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不仅有利于优化阿根廷产业结构,也有利于双边贸易更加平衡、互利共赢。 (完)面试官简介:马浩恩。受访者供图:阿根廷国际关系委员会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席、阿根廷天主教大学教授、外交学院客座教授豪尔赫·马莱纳(Jorge Malena)。
编辑:吴家红